首页 > 科普 > 一八四一年

一八四一年

来源:大科普网 | 时间:2014-02-13 | 关注度:159

 公元1841年
  [数 学]
 
  建立了行列式的系统理论(德国 雅可比)。
 
  [化 学]
 
  提得纯铀(德国 佩利戈特)。
 
  开始使用锌—碳电池(德国 本生)。
 
  [生物学]
 
  发现农作物中碳、氢、氧、氮含量总大于肥料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豆科植物含氮更大于肥料;而作物中无机盐含量总小于肥料中含量,从而认识到作物和肥料之间的一定关系(法国 鲍辛高儿特)。
 
 
 
公元1842年
 
  [物理学]
 
  发现热功当量,建立起热效应中的能量守恒原理进而论证这是宇宙普适的一条原理(德国 迈尔)。
 
  推知光源走向观测者时收到的光振动频率增大,离开时频率减小的多普勒效应。后在天体观察方面得到证实(奥地 多普勒)。
 
  [化 学]
 
  从苯制得苯胺,后即用作染料(俄国 齐宁)。
 
  [地 学]
 
  首次印制标有等温线与等压线的天气图(美国 卢米斯)。
 
 
 
公元1843年
 
  [天文学]
 
  发现太阳黑子数以约11年为周期的变化(德国 施瓦布)。
 
  [物理学]
 
  发明电桥,用以精确测量电阻(英国 惠斯通)。
 
  创用冰桶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英国 法拉第)。
 
  测量证明,伽伐尼电池的电流使导线发出的热量等于电池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英国 焦耳)。
 
  [化 学]
 
  辨明原子,分子和化学当量之间的区别,并提出它们的定义(法国 劳伦脱)。
 
  发现化学元素铒和铽(瑞典 莫桑得尔)。
 
  认识到含碳长链同系物因链长变化而引起物理性质渐变的规律(德国 柯普)。
 
 
 
公元1844年
 
  [数 学]
 
  研究多个变元的代数系统,首次提出多维空间的概念(德国 格拉斯曼)。
 
  [天文学]
 
  发现观测变星的亮度等级法,促使变星研究迅速发展(德国 阿格兰德尔)。
 
  根据天狼星和南河三运动的不规则变化,预见它们都有暗伴星(德国 贝塞尔)。
 
  [化 学]
 
  发现化学元素钌(俄国 克劳斯)。
 
 
 
公元1845年
 
  [天文学]
 
  首次拍摄到可供研究日面活动的太阳照片(法国 斐索,傅科)。
 
  根据天王星运动的不规则性,预测到有一个新行星存在(英国 约·亚当斯,法国 勒维烈)。
 
  [物理学]
 
  发现固体和液体在磁场中的旋光性,即强磁场使透明体中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效应(英国 法拉第)。
 
  1843~1845年,分别用机械功,电能和气体压缩能的转测定热功当量,以实验支持能量守恒原理(英国 焦耳)。
 
  推得滞流方程及流体中作慢速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曳力正比于物体的速度(英国 斯托克斯)。
 
  发展气体分子运动论,指出赫拉帕斯分子运动论的基本错误(英国 华特斯顿)。
 
  [地 学]
 
  1845~1862年,出版《宇宙》五卷,从直接观察的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沉重的打击了僵化的自然观,开创了自然地理学(德国 洪保德)。
 
 
 
公元1846年
 
  [数 学]
 
  提出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的雅可比方法(德国 雅克比)。
 
  [天文学]
 
  根据行星轨道摄动理论计算的预示,发现海王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德国 加勒)。
 
  发现海王星的第一个卫星——海王卫一(英国 拉塞耳)。
 
  [物理学]
 
  认为两电荷之间的力不但和距离有关,也和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有关,而电流就是运动着的电荷所组成(德国 威·韦伯)。
 
  认识到抗磁性的普遍性和顺磁性的特殊性(英国 法拉第)。
 
  证实并延伸梅伦尼关于热辐射的工作;通过衍射、干涉,偏振诸现象的实验,证明红外辐射和可见光的区别仅在于红外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德国 诺布劳赫)。
 
  [化 学]
 
  从化学当量与气体密度的测定,证实氧、氮、氢分子必定由两个原子组成(法国 劳伦特等)。
 
  [地 学]
 
  提出准平原是海蚀的结果的观点(苏格兰 安·雷姆赛)。
 
 
 
公元1847年
 
  [数 学]
 
  创立了布尔代数,对后来的电子计算机设计有重要应用(英国 布尔)。
 
  [天文学]
 
  1847~1877年,考虑各大行星间的相互摄动,重编大行星运动表,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超差现象(法国 勒维烈)。
 
  [物理学]
 
  提出力学中的“位能”和“势能”概念,给出万有引力场、静力学、电场和磁场的位能表示。明确能量守恒原理的普适意义(德国 赫尔姆霍茨)。
 
  发现细管道中流体的粘滞流动定律(法国 泊肃叶)。
 
  [化 学]
 
  发明烈性炸药硝化甘油(意大利 索勃莱洛)。
 
 
 
公元1848年
 
  [数 学]
 
  研究各种数域中的因子分解问题,引进了理想数(德国 库莫尔)。
 
  发现函数极限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致收敛,但未能严格表述(英国 斯托克斯)。
 
  [天文学]
 
  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七(美国 邦德)。
 
  [物理学]
 
  用卡诺循环确立绝对温标。并提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的观点(英国 汤姆生)。
 
  [化 学]
 
  提出晶体结构的十四种空间点阵的理论(法国 布雷维斯)。
 
  1848~1855年,首次将外消旋的酒石酸分离为左旋和右旋两种,开始用机械的、生物学的、化学的三种方法来分离葡萄酸中的两种异性体。初步认识到物质的旋光性是由分子形状的不对称性引起的(法国 巴斯德)。
 
  1848~1849年,发现脂肪伯胺、仲胺、叔胺,其性质类似于氨,并从而证明氨的最简化学式。(法国 沃尔茨,德国 奥·霍夫曼)。
 
 
 
公元1849年
 
  [天文学]
 
  提出卫星的稳定性理论,因此证明土星的光环不是一个连续固体,而是由无数小质点组成的(法国 罗什)。
 
  [物理学]
 
  用转动齿轮,首次实验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法国 斐索)。
 
  [化 学]
 
  制得第一个金属有机化合物(锌乙基化合物),是后来提出原子价概念的实验基础之一(英国 弗兰克兰特)。
 
 
 
公元1850年
 
  [数 学]
 
  给出了“黎曼积分”的定义,提出函数可积的概念(德国 黎曼)。
 
  [天文学]
 
  发现一些星云具有旋涡结构(英国 威·罗斯)。
 
  [物理学]
 
  创制稀薄气体放电用玻璃管,呈现放电发光(德国 盖斯勒)。
 
  试图通过实验建立重力(万有引力)和电之间的关系,但无所得(英国 法拉第)。
 
  利用旋转镜,证实不同媒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折射率成反比(法国 傅科)。
 
  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表述为:热量不能从一个较冷的物体自行传递到一个较热的物体(德国 克劳胥斯)。
 
  [化 学]
 
  用旋光计研究了糖在不同浓度、温度和酸催化下的转化,得出转化速度的数学表示式,并指出其他同类型反应的方程形似也相同,开始了化学动力学的定量研究(法国 威尔汉密)。
 
  制得醚,认为醚、醇、酯、酸都属于水的类型,提出复合类型论,从而证明水的最简化学式。开始用“中间物”的概念来解释硫酸在从醇制醚过程中的作用,它是研究反应机理的一个重要观念(英国 威廉逊)。
 
  1850~1852年,提出元素分类的公差说,从有机同系物的思想出发,认为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在化合量上具有近于确定的公差(德国 佩坦柯费,法国 杜马)。
 
  [生物学]
 
  1850~1855年,发现肝脏有合成肝糖的功能,并分离出肝糖(法国 贝尔纳)。
 
 
 
公元1851年
 
  [数 学]
 
  提出共形映照的原理,在力学、工程技术中应用颇多,但未给出证明(德国 黎曼)。
 
  [天文学]
 
  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一和天王卫二(英国 拉塞耳)。
 
  发现地磁和磁暴有同太阳黑子数变化完全相对应的11年周期变化(德国 拉芒特,英国 萨比恩)。
 
  [物理学]
 
  总结热力学第二定律为:通过无生命物质的作用,不可能把物质的任何部分冷到它周围最冷客体的温度以下,以产主机械效应(英国 汤姆生)。
 
  用单摆振动面的转动,证明地球在旋转(法国 傅科)。
 
  提出气体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相关的扩散定律(英国 格累姆)。
 
  用甘油和脂肪酸合成油脂,发现酵母可转化醣为醇(法国 拜特洛)。
 
 
 
公元1852年
 
  [天文学]
 
  编制波恩星表(德国 阿格兰德尔)。
 
  [物理学]
 
  用回转器证明地球在旋转,提出回转罗盘的设想(法国 傅科)。
 
  发现气体受压通过狭窄注口后膨胀引起的冷却效应,称为焦汤效应(英国 焦耳、汤姆生)。
 
  发现能发萤光的液体、固体所发萤光恒比激发光波长为长(英国 斯托克斯)。
 
  [化 学]
 
  证明朗伯特光吸收定律也适用于溶液,并指出光吸收与浓度的关系,为比色分析法奠定基础(德国 比尔)。
 
  [地 学]
 
  提出地壳的冷缩说(收缩说),认为地球由炽热状态逐渐冷却而成。由于冷却收缩,使地壳发生运动(法国 博蒙特)。
 
 
 
公元1853年
 
  [物理学]
 
  第一次用玻璃管作低气压放电实验(法国 马松)。
 
  计算电容器放电的振荡特征(英国 汤姆生)。
 
  [化 学]
 
  发展有机结构的类型论,它属于一种机械的分类法(法国 热拉尔)。
 
  从锑、砷、磷、氮仅能结合确定数量的有机基团出发,认识到一个元素原子能和另一个元素原子化合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这是初步的原子价概念,是经典价键理论的开端(英国 弗兰克兰特)。
 
  发现电解时,不同离子的移迁速度是不同的,否定了格罗杜斯各种离子等速移动的看法,并称为离子的迁移数(德国 希托夫)。
 
 
 
公元1854年
 
  [数 学]
 
  建立更广泛的一类非欧几何学——黎曼几何学,并提出多维拓扑流形的概念(德国 黎曼)。
 
  开始建立函数逼近论,利用初等函数来逼近复杂的函数。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函数逼近论有很大的发展(俄国 契比雪夫)。
 
  [天文学]
 
  提出太阳能源的引力收缩假说,认为太阳因自身的引力作用而逐渐收缩,位能转化为热能,维持了它向外辐射的能量 (俄国 赫尔姆霍兹)。
 
  [物理学]
 
  发明潜水电报(海底电报),并提出其信号的传递衰减理论(英国 汤姆生)。
 
  [化 学]
 
  研究了氢加氯形成氯化氢的光化反应,发现氯化氢的生成正比于光强与曝光的时间,以及被吸收的光正比于化学变化的光化吸收定律,并注意到光化学的诱导效应。提出碘量分析法(德国 本生)。
 
 
 
公元1855年
 
  [生物学]
 
  结合症状观察病人的肾上腺皮质,开始了临床内分泌学的研究(英国 阿迪生)。
 
  认识到除豆科植物外,所有植物需要的肥料中应含氮,从而发现了自然界氮的循环。化肥已获广泛应用(英国 劳维斯)。
 
  [地 学]
 
  提出第一个地壳均衡说(英国 埃里)。
 
 
 
公元1856年
 
  [数 学]
 
  确立极限理论中的一致收敛性的概念(德国 维尔斯特拉斯)。
 
  [物理学]
 
  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法拉第电磁场的力线概念(英国 詹·麦克斯韦)。
 
  提出气体分子在相继碰撞时刻之间作直线运动的假说(德国 克雷尼希)。
 
  [化 学]
 
  从煤焦油中获得第一个人造染料——苯胺紫,从此煤焦油工业逐步形成(英国 珀金)。
 
 
 
公元1857年
 
  [数 学]
 
  详细地讨论了黎曼面,把多值函数看成黎曼面上的单值函数(德国 黎曼)。
 
  [天文学]
 
  第一次成功拍出恒星的照片,开始了恒星照相术(美国 邦德)。
 
  1857~1859年,首次拍到细节清晰的月球照相(英国 德拉吕)。
 
  建立天体的光度和星等之间的基本关系式(英国 泡格森)。
 
  [物理学]
 
  发明自激电磁铁型发电机(英国 惠斯通)。
 
  提出听觉的共鸣理论,认为耳蜗有一系列调谐共振子(耳底膜的横纤维),从而实现按声波频谱的共振(德国 赫尔姆霍茨)。
 
  证明沿导线传播的电信号传播速度等于电流的静电单位和电磁单位之比值,并等于光速,认为这个相合并非偶然,这是光理论和电磁理论统一的先兆(德国 基尔霍夫)。
 
  提出理想气体的定义(德国 克劳修斯)。
 
  [化 学]
 
  用分子和离子处于动态平衡的观点来解释电解质的导电现象(德国 克劳修斯)。
 
  提出混合状式说,证明沼气是甲烷(德国 凯库勒)。
 
  [生物学]
 
  在德国杜赛尔道夫附近发现古人尼安德脱人的化石(德国 富洛特)。
 
  证明乳酸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法国 巴斯德)。
 
  [地 学]
 
  创立“贝尔定律”,提出河谷发育的不对称原理(俄籍德国人 冯·贝尔)。
 
  制作北大西洋最初的海图(美国 马·莫里)。
 
  欧洲开始经纬度测定。
 
  提出侵蚀基面的概念,认为海平面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基准面(美国 约·鲍威尔)。
 
 
 
公元1858年
 
  [天文学]
 
  从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转动,发现太阳不是固体般自旋,而是象流体那样在作“较差自旋”(英国 卡林顿)。
 
  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纬度分布的周期变化(德国 斯波勒尔,英国 卡林顿)。
 
  [物理学]
 
  改进低压放电管,后人称之为盖斯勒管(德国 盖斯勒)。
 
  从流体动力学原理推出理想液体的涡旋运动定律,即涡旋强度守恒定理(德国 赫尔姆霍茨)。
 
  在低压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德国·普吕克)。
 
  [化 学]
 
  确定碳原子为四价,并提出碳—碳可以自行相连成碳链,碳链学说成为有机结构理论的开端。开始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英国 古柏,德国 凯库勒)。
 
  提出从分子量求原子量的方法,准确测定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分子学说(意大利 坎尼柴罗)。
 
  [生物学]
 
  创立细胞病理学理论(德国 魏尔啸)。
 
  分别提出“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物种进化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实现的(英国 查·达尔文、华莱士)。
 
  [地 学]
 
  开始进行岩石的显微镜研究(英国 索比)。
 
 
 
公元1859年
 
  [天文学]
 
  发现太阳上的耀斑,耀斑出现的同时发生地磁扰动、磁暴、极光等现象(英国 卡林顿)。
 
  发明光度计,经改进使用至今(德国 泽尔纳)。
 
  [物理学]
 
  发现水星近日点绕太阳进动速度和牛顿力学的估计每百年差四十秒(法国 勒维烈)。
 
  证明黑体辐射的性质只由温度决定,而与物体质料无关(德国 基尔霍夫)。
 
  [化 学]
 
  提出每一化学元素具有特征光谱线,为元素发射光谱分析奠定基础,并用以研究太阳的化学成分,证实太阳上有许多地球上常见的元素,说明天体、地球在化学组成上的同一性 (德国 本生、基尔霍夫)。
 
  [生物学]
 
  发表《物种起源》,奠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英国 查·达尔文)。
 
  发现血管运动神经(法国 贝尔纳)。
 
  [地 学]
 
  在收缩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槽学说(美国 詹·霍尔)。
 
 
 
公元1860年
 
  [物理学]
 
  推出平衡态气体分子速度的分布律,以及提出气体粘滞性的分子理论,估算出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英国 詹·麦克斯韦)。
 
  [地 学]
 
  创立风与气压梯度关系的巴罗特定律(荷兰 布依斯·巴罗特)。
 
 
 
公元1861年
 
  [天文学]
 
  刊布了包含226颗亮星的第一个光度星表(德国 泽尔纳)。
 
  [化 学]
 
  提出有机化学结构理论,肯定分子结构的可知性,解释了同分异构现象,从分子的结构来说明分子的性质,并预示合成的途径(俄国 布特列洛夫)。
 
  1859~1861年,利用分光镜发现化学元素铷和铯(德国 本生、基尔霍夫)。
 
  发现化学元素铊(英国 克鲁克斯)。
 
  提出制造纯碱的氨碱法(比利时 索尔维)。
 
  [生物学]
 
  发现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创立了原生质学说(德国 舒尔兹)。
 
  发现大脑皮层上的语言区,并创制了多种人体测量仪器(法国 布洛卡)。
 
 
 
公元1862年
 
  [天文学]
 
  根据贝塞耳的预测,发现了天狼星的暗伴星。证明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研究太阳系外的天体运动(美国 阿·克拉克)。
 
  [物理学]
 
  提出近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法国 德罗夏)。
 
  提出位移电流概念,用以完成电流的闭合性(英国 詹·麦克斯韦)。
 
  [化 学]
 
  进行液体扩散的研究,提出胶体概念,区别了溶液和胶体之间的不同。开始了胶体化学的研究(英国 格累姆)。
 
  [生物学]
 
  发现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是光合作用的第一个可见产物。并发表《植物实验生物学手册》,在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中引起了重要影响(德国 萨克斯)。
 
 
 
公元1863年
 
  [天文学]
 
  1863~1864年,由恒星和星云的光谱分析,研究它们的化学组成,进而证实天体在化学上的同一性(意大利 赛奇,英国 哈金斯)。
 
  编制第一个基本星表AGK(德国 奥魏尔斯主持,国际合作)。
 
  [物理学]
 
  提出乐音谐和理论(德国 赫尔姆霍茨)。
 
  [化 学]
 
  发现化学元素铟(德国 赖赫、希·李希特)。
 
  制得第一个偶氮染料(德国 格里斯)。
 
  提出元素的螺旋图形分类法,按原子量排列,相似性质的元素能有规则地重现(法国 坎柯图)。
 
  [生物学]
 
  出版《大脑反射》,认为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神经的反射活动(俄国 谢切诺夫)。
 
  发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明确论证了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英国 托·赫胥黎)。
 
 
 
公元1864年
 
  [天文学]
 
  用分光镜研究星云,揭示了它们的气体结构,并发现行星状星云所发出的两条特殊的绿色谱线。(英国 哈根斯)。
 
  [化 学]
 
  提出化学元素的八音律分类法。指出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第八个元素重复第一个元素的性质(英国 纽兰兹)。
 
  [生物学]
 
  用实验批判了反科学的生命“自然发生说”,提出机械的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生源论”。确立消毒灭菌方法,对医疗卫生、轻工业生产具有很大价值(法国 巴斯德)。
 
 
 
公元1865年
 
  [天文学]
 
  用光谱分析法,发现一些亮星含有钠、铁、钙、镁、铋等元素(英国 哈根斯)。
 
  [物理学]
 
  从电磁理论中,推断电磁波的存在,并断定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英国 詹·麦克斯韦)。
 
  提出熵即“转变含量”的概念和自发转变的熵增加原理,用以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提出“世界的能量恒定不变,世界的熵趋于极大值”,由此得出宇宙“热寂论”(德国 克劳修斯)。
 
  [化 学]
 
  人工合成第一个热塑性塑料赛璐珞(德国 派克儿)。
 
 
 
公元1866年
 
  [天文学]
 
  1866~1881年,从彗星光谱发现彗星含有碳氢化合物,并证实彗星不只是反射太阳光,本身也发光。又从流星的气体光谱与彗星相似,说明两种天体有联系(英国 哈根斯)。
 
  [化 学]
 
  设计了本生灯,利用灯焰的不同部分来检定许多矿物的组分(德国 本生)。
 
  [生物学]
 
  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一文,提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 (奥地利 孟德尔)。
 
  发表重演论,又叫生物发生律,为生物进化提供有力证据 (德国 海克尔)。
 
 
 
公元1867年
 
  [物理学]
 
  发明自馈发电机(德国 西门于)。
 
  [化 学]
 
  提出苯的环状结构及摇摆式的假说(德国 凯库勒)。
 
  提出化学反应速度同反应物浓度成正比的质量作用定律以及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等概念(挪威 古德贝克、伐格)。
 
  发明安全的烈性炸药——三硝基甘油和硅藻土的混合物(瑞典 诺贝尔)。
 
 
 
公元1868年
 
  [数 学]
 
  在解析几何中引进一些新概念,提出可以用直线、平面等作为基本空间元素(德国 普吕克)。
 
  [天文学]
 
  发现太阳中层大气—色球层,并发现太阳上的氦元素,以后在地球上也发现氦(英国 洛基尔)。
 
  使用分光镜,第一次在不是日食时候观测到日珥(法国 詹森)。
 
  提出第一个恒星光谱的目视光谱分类法,把恒星分为白色星、黄色星、橙色星和红色、暗红色星四类(意大利 赛奇)。
 
  第一次测定恒星的视向速度(英国 哈金斯)。
 
  [物理学]
 
  提出用弹性切应力的弛豫过程解释气体粘滞性的理论(英国 詹·麦克斯韦)。
 
  推广麦克斯韦的分子分布率,提出平衡态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定律(奥地利 波尔茨曼)。
 
  [化 学]
 
  从煤焦油中首次人工合成香料——香豆素(英国 珀金)。
 
  [生物学)
 
  在法国发现旧石器时代化石智人——克罗马努人(法国铁路工人发现,由拉特德检定)。
 
 
 
公元1869年
 
  [天文学]
 
  刊布太阳光谱里一千条谱线的波长,并用新单位埃表示(瑞典 埃格斯特朗)。
 
  [物理学]
 
  发现阴极射线的主要性质(德国 希托夫)。
 
  研究液化二氧化碳时,发现临界温度现象,为相图上的气—液分相的临界点(英国 安德鲁斯)。
 
  [化 学]
 
  提出化学元素周期律,指明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增加而有周期性的变化,并预见了周期表中空位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周期律成为物质结构科学的重要基础(俄国 门捷列夫)。
 
  从煤焦油人工合成第一个天然染料——茜素(德国 格雷贝、利伯曼)。
 
  从原子体积和原子量的关系说明化学元素的物理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德国 尤·迈耶尔)。
 
  用燃烧弹卡计广泛研究了有机物的燃烧,证实化学热效应恒定定律。并提出用反应热来测量化学亲和力的假说。对气体爆炸反应的传播速度进行了研究(法国 拜特洛)。
 
  应用卡诺原理建立最大功与反应热之间的关系,首次把热力学用于化学(德国 霍斯特曼)。
 
  [生物学]
 
  从绷带浓血中分离出去氧核糖核酸即DNA(瑞士 米歇)。
 
  研究了胰脏的结构,发现了无管腺体——胰岛(德国 朗格汉斯)。
 
  [地 学]
 
  绘制全球等压线图(英国 巴肯)。
 
 
 
公元1870年
 
  [数 学]
 
  发现李群,并用以讨论微分方程的求积问题(挪威 李)。
 
  给出了群论的公理结构,是后来研究抽象群的出发点(德国 克朗尼格)。
 
  [天文学]
 
  发现太阳的闪光光谱和日冕所发出的一条特殊的绿色谱线,曾以为是一种新元素“氮”,后到1941年才被证实是铁、镍、钙的禁线(美国 查·杨)。
 
  [物理学]
 
  首次提出激震波面层前后的绝热突变条件(英国 兰金)。
 
  [化 学]
 
  从乙炔、乙醇、乙酸等简单物质通过热管首次制得苯、苯酚、萘等,在实验室人工合成这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法国拜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