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害烈度图”透露了哪些秘密
中国地震局芦山7.0级地震现场指挥部,在芦山举行地震烈度调查和灾情评估通报会。围绕初步绘制完成的“芦山地震灾害烈度图”,多位专家详细解读了芦山地震背后的科学秘密。
绘制“地震烈度图”有什么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研究员说,地震烈度是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的破坏程度。烈度图的本质就是对地震动的强度的表述,即地震破坏的不同程度。
据悉,在地震烈度图绘制中,为保障其绘制的科学性、时效性,中国地震局在芦山地震发生当天就派出了330人的现场工作队,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对灾区的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对灾区的233个滑坡点和126个居民点进行了卫星遥感影像的灾害解译。
孙柏涛说,烈度图的作用有指导应急救援、灾后重建,地震破坏研究等。“救援中,它弄清了灾害区域分布,对总体判断、指挥有用;重建中,如原区域内设防标准是7度,那么地震后区域地质活动性增强了,它会指导重建时设防是否要提高。而在科学研究方面,地震是个小概率事件,通过多次灾害烈度图规律总结,再次地震时,能很快判断灾害轻重程度,弄清楚烈度衰减关系。而再深入研究,能够更精确设防标准,如芦山是7.5度设防区域,遭遇7级地震会产生怎样破坏,对今后抗震设防标准是一个检验和改善。”
他说,烈度图绘制是多学科一起工作的结果,首先地震发生后我们要知道震源在哪里,断层是哪条,怎么走向,怎么破裂。飞机、卫星遥感宏观判断,但这个只能在8度区看的很清楚,7度区需要一些现场的观察。
为何芦山地震呈特殊“波浪形”破坏?
中国地震工程力学研究所袁一凡研究员说,芦山地震总体规律与汶川地震相符,已经基本清楚其震源烈度为9度,由中心向外扩散形成8度、7度不等的烈度圈。此前,汶川地震中映秀和北川的烈度均为11度。
“目前可以看出,首先芦山地震的分布方向与双石—大川断层的方向是一致的,成东北西南走向;烈度圈呈现由东北往西南的方向性效应,即烈度破坏主要向西南发散。最后,在这个东北西南走向椭圆形烈度圈两侧,即西北与东南方向分别是山区和平原,过去认为山区烈度发散要窄一点,西南要宽一点,但这次却两边接近均等,说明西北方向的山区受破坏同样严重。”
“这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翻过一个山,这边轻一点;再翻一个山,可能又重一点。”袁一凡说,传统理解的地震震害是均匀递减分布,但本次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类似,8度圈内的烈度点有9度、有7度,“这种现象在7度圈特别明显,7度圈里面有很多是8度点。”
他说,地震烈度递减是基本规律,芦山地震特殊之处在于山区较多,由此产生这种特殊“波浪形”破坏的初步分析,是受各区域的场地影响,“坐落在基岩上的建筑,一般来说比坐落在软土上破坏要轻,山坡上、河谷地方比周围要重”。
为何同样烈度、同样人口密度损失最少?
“地震发生以后,灾区人员伤亡比我们原来估计的弱,这是有记录以来同样烈度、同样人口密度区域伤亡最少的一次。”中国地震局芦山地震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四川地震局局长吕戈培说。
“地震伤亡的最大元凶是房屋倒塌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晚上,集中于住宅楼;白天,则是学校、商场等人口密集区。”袁一凡分析认为,芦山地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主要是房屋倒塌少,“目前,灾区倒塌房屋多集中在一些老旧建筑和部分人口稀疏的山区;而受地震波及人口密集的县城,过去可能是灾后伤亡的重点区域,但本次芦山地震中,包括附近县城伤亡均较少,主要房屋没有倒塌,特别是重建房屋。”
专家们表示,伤亡较少,并非一种侥幸,而是证明防震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防震减灾意识强了、设防标准高了、房子建好了,伤亡自然就少了。”吕戈培说,在地震高发国家智利,该国防震减灾意识非常强,9度设防、8.5度设防、8度设防区域各占三分之一,所以一个8.8级的近海地震在当地,破坏率、倒塌率不足千分之一。(科技日报四川芦山4月25日电)
- TAGS:
- 本文网址:http://www.ikepu.com/kepu365/kepu-585.html
- 上一篇:辽宁舰顺利完成试验试飞任务返回母港 下一篇:日本自然无污染型“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