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木匠培训班”的发现
时间:2016-05-31 热度:143
戈芬氏凤头鹦鹉(Cacatua goffini)是体型最小的白色凤头鹦鹉之一,是一种非常可爱、充满好奇心的小动物。最近,科学家在实验室为它们开办了一个“木匠培训班”,发现它们的学习能力也堪称一流,不仅能模仿同类的行为,还能从中发展出自己的新方法呢!
这也是首个关于鸟类使用工具行为的社会传播的对照实验证据。这个实验报告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上。 故事要从一只名为“费加罗”的成年雄性戈芬氏凤头鹦鹉说起。
它生活在奥地利的一个实验室里。有一天,科学家发现,它竟然会从木质鸟梁上啄取木棍,并将其作为工具,取食自己够不到的坚果。于是,科学家将费加罗作为“角色模型”,让它在其他戈芬氏凤头鹦鹉面前展示自己使用工具的行为。
科学家将鹦鹉们分为两个小组。A组有6只鹦鹉,三雌三雄,它们可以直接观察到费加罗熟练地使用一根现成的木棍,隔着笼子取食坚果,而B组的鹦鹉只能看见两种“幽灵示范”——第一种是用桌下的磁铁控制棍子来移动坚果,第二种是用磁铁控制的坚果自行移动向费加罗。
接下来,两组鹦鹉都被放到同样的情境中:隔着笼子有一颗美味的坚果,而身旁放着一根木棍。 A组的六只鹦鹉都看见了费加罗使用工具的完整过程,它们与工具的互动明显比B组更多,捡起木棍的次数也更多。最后,A组的三只雄性鹦鹉都成功使用木棍取到了坚果,而A组的三只雌性与B组的所有鹦鹉都没有做到。
令人惊讶的是,那三只成功的鹦鹉并非简单的模仿费加罗的行为,而是采用了新方法。费加罗“老师”演示的方法是,衔住木棍的一端,将其插入笼子较高的网格中,用木棍另一端掠过坚果,使其向自己靠拢,并根据坚果的不同位置调整木棍。而A组成功的鹦鹉“学生”,则是将木棍放在地面上,从最下方的缝隙插进笼子,并快速扫动,将坚果一下子扫出来。对于这个情境来说,鹦鹉学生采用的技巧不仅与费加罗老师不同,而且明显效率更高。它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责任编辑:)
- TAGS:
- 本文网址:http://www.ikepu.com/kepu365/kepu-3330.html
- 上一篇:传说中的暴躁蛙 下一篇:数学家获2016阿贝尔奖:证明费马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