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会计学

会计学

来源:大科普网 | 时间:2013-06-22 | 关注度:196

关于会计的定义,历来学界仁智各见,有信息系统说,也有管理活动说,还有其他学说。其实,都是对会计的不同角度的考察。

会计学由阐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工作如何组织和进行的会计方法组成。会计学主要分支:可以这样分类:从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在盈利会计中,又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在中国大陆需要说明的是,审计学原是从会计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现代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其研究的任务和会计学不完全相同。狭义会计学不包括审计学。

会计提供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对于经理,监管者,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是有用的。会计的核心是复式记帐,这种复式记帐法要求每一项业务至少要有两个经济实体,在一个帐户计借方,在另一个帐户相应的计贷方,所有的借方发生额应该等于所有贷方的发生额,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如果借贷不等,那么一定有错误,这样复式记帐自身就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检验错误的方法。

研究对象

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任务是: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信息)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

会计学 - 起源发展

据马克思考证,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了农业记帐员。中国西周时期,也曾出现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官员,名日“司会”,进行“月计岁会”(焦循《孟子正义》:“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到了宋朝,已有用编制“四柱清册”来办理钱粮报销及移交手续的官厅会计。所谓“四柱”,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时会计术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付出和期末结存,具体算清并交待经管财物的责任。以后民间沿用,逐步发展,形成中国传统的中式簿记。

会计学会计学
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密切依存于近代会计的形成及其发展。在欧洲,早在12~13世纪,意大利的商品货币经济已比较发达,借贷复式簿记已出现于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已用借贷复式记帐法记帐,当时人们称这种记帐法为“威尼斯簿记法”。意大利学者L.帕西奥里(约1445~约1514)在其1494年出版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的第1部第9篇第11节,以“计算与记录详论”(简称“簿记论”)为题,系统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簿记法”,并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为会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帕西奥里着作的问世,使科学的复式记帐法得以广泛传播,并推动了会计的发展。因而,一般认为,1494年是近代会计的开始。从15世纪到产业革命,德国、英国和荷兰出版了不少会计着作,展开对会计的介绍和研究,但都没有脱离帕西奥里“簿记论”的窠臼,只是在记帐技术上有所改进。当时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由“拟人学说”统一借贷的含义,建立帐户体系。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兴起。它要求会计定期向股东提供会计报表,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此,会计就在簿记的基础上,向资产、负债与资本的计量,收益的确定,报表的编制、审查、分析和解释等新的内容发展。20世纪初,在产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先后出版了L.R.狄克西的《高等会计学》、G.里斯尔的《会计学全书》等书。这几本会计着作的出版,说明会计理论研究已从局限于记帐、算帐的簿记向包括记帐、算帐、报帐、查帐的会计转变,初步建立了现代会计学。20世纪以来,会计表分析和成本会计学等新的会计学分科相继出现。到了50年代,由于生产规模的日益社会化和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迅速现代化,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一方面,电子计算机引进会计领域,促进会计数据处理电算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会计学 - 组成属性

学科组成

会计学主要是由会计学原理、专业会计学和会计发展史组成。专业会计学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按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会计知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可分为工业会计学、农业会计学、商业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所包括的不同内容(主要指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会计信息的研究),可分为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涉及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又可分为微观会计学(企业会计学)、宏观会计学(社会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等。

会计学会计学

学科属性

中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学的属性长期存在着争论。其争论的焦点是:会计科学是否具有阶级性。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学只是文字与数字相结合的应用技术,它可以适应不同阶级的管理需要,无所谓阶级性。这种观点简称为“发展性论”。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学是适应不同阶级的需要,反映不同阶级的要求而对不同社会制度下会计实践所作的理论概括,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这种观点简称为“阶级性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会计学所研究的内容,既有各个阶级共同需要的东西,又有适应某个阶级特殊需要的东西。前者主要研究同生产力有关的数量方面,它具有技术性;后者主要研究同生产关系有关的数量方面,它具有阶级性。这种观点简称为“两重性论”。

 会计学的属性还涉及这门科学在经济学中的所属类别。这个问题的认识主要取决于对会计的理解。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等三种主要不同观点。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就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按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应当视为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按照“经济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应当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如何提供和利用会计信息)的科学。

会计学 - 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丁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会计学会计学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 - 主要课程

宏微观经济学

会计学会计学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政府与市场、企业组织与创新过程、企业生产行为与收入分配、消费行为、产业组织、宏观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财政与税收、银行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稳定增长与微调、国际经济、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等。

货币银行学

有关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有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成为了解金融理论和实务的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理论、利率理论、银行理论及其一般业务,金融市场的分类与认识、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通货膨胀的发生与治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产生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客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的会计假设松动后,人们对背离会计假设的特殊会计事项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结果。其内容包括:商品期货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会计、合并会计和破产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

随着会计准则的逐步实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将越来越重要。该门课程的内容涉及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一般原理、财务会计制度设计、成本会计制度设计和管理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案例研究

在掌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案例巩固学生对财务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案例主要涉及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报告的编制、企业并购的财务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研究、会计政策调整等。先修课程:高级财务会计。

会计学 - 开设院校

1、北京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注重会计实务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具有会计、审计、理财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现代国际会计人才。学院专业齐全,本科现设有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6个专业。学院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列前茅,学术成果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毕业生主要去向是中外企业、金融部门和中介机构,或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会计学会计学

2、清华大学: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本科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一流的原版教材,要求学生毕业时能够驾驭现代会计学知识,全面适应国际接轨的需要。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为攻读研究生、出国深造、五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银行等大型国企。

3、北京工商大学:该校会计学院会计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北京商学院商经系会计专业。1995年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学生。1996年被商业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该专业2002年率先开始每年从本专业学生中选拔一个“全英语”教学实验班,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过硬英语运用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高级会计和审计人才。该专业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历届毕业生几乎100%就业并从事会计、审计或相关工作,就业单位主要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4、中央财经大学:该校会计系始建于1952年。现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齐全。曾率先在国内开设外国财务会计专门化专业,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多年来,其毕业生在就业率、社会评价上均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近几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

5、南京财经大学:该校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该校实行对录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财政学和税务、金融学和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6个专业组的学生在组内打通培养的试点。学生在二年级末原则上可在专业组内自主选择相应专业。近几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6%左右。主要就业去向为金融系统、进出口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大型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长江三角洲和北京、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

 6、中国矿业大学:该校管理学院创办于1953年,1954年正式招收本科生。1981年被批准具有管理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批准具有管理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管理工程学科被评为煤炭工业部部级重点学科。199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5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在教育部2006年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全国第12名,2010年会计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998年批准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 2009年批准招收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EMBA),2011年批准会计学和资产评估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院设有会计学系 、工商管理系 、人力资源管理系、经济学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教学系 , 经济与管理复杂性研究所 、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所 、企业管理研究所 、财务与会计研究所 、国土资源与评价研究所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江苏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中国矿业大学MBA教育中心等11个科研机构。拥有5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始建于1960年,1993年获得会计学硕士授予权,2011年批准会计学专业硕士授权点,下设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会计学专业于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10年被批准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是以管理、会计及财税方面的知识学习为核心,以21世纪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对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师基本常识水平的,从事会计实务、会计教学及会计研究的能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外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会计教学和研究通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审计学。优秀学生可报考(或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师资队伍: 
    1、朱学义,男,朱学义,男,1953年11月生,江苏通州人。1983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获结业证书。1983年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其间,1988年12月任讲师,1991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任会计学系副主任(1990年9月)、主任(1993年2月)、管理学院副院长(1999年1月)、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所长(2008年1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教授会理事、江苏省会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州市审计学会副会长、徐州市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徐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徐州工程学院客座教授、淮海工学院客座教授、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2、卜华,教授,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会计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李强,男,汉族,1965年出生,内蒙赤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会计学会副秘书长,煤炭系统高校财务工作联席会常任副主席。现任中国矿业大学财务处处长。  
       4、郑爱华、女、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上海财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7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公司理财、煤矿安全财务问题研究。  
       5、 侯晓红,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5月生。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师从着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于2007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系主任,会计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徐州市政协委员,徐州市价格协会理事,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6、黄国良,男,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会计学品牌专业建设主要负责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煤炭学报》匿名审稿人,中国会计学会煤炭分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经济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徐州市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徐州市财政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7、张亚杰,女,副教授,会计学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  
       8、李文美,女,生于1972年5月,江苏泰兴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管理理论与方法、税务筹划。  
       9、李秀枝,女,副教授,在读博士。2000年获会计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  
       10、杨玉凤,女,中共党员,博士,会计学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企业管理系,并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会计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学习双语教学。2006年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一年。从事会计理论、公司理财、公司治理、产权制度改革、预算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1、林爱梅,女,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在职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会计学硕士生导师。1989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任教,主要讲授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实务、责任会计应用、成本会计、会计改革专题、会计实务考核等课程,讲授会计学研究生国际会计研究等课程,其中主讲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  
       12、蒋卫东,男,生于1970年7月,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会计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会计学系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资源环境管理、会计审计电算化。  
       13、孙自愿,男,生于1978年12月,2009年6月获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副教授,会计学硕士生导师。  
 

会计学 - 会计学研究

    会计学研究 是一本会计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由汉斯出版社发行。主要刊登有关会计学、工业会计学、农业会计学等领域的论文,反映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会计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